費登奎斯生活講座 生活中的情緒模式
✎ 5/18(四)講座主題:如何解除情緒模式的影響? 在成長的過程中,你除了要學習認識外在的世界,也要學習如何使用你的身體 ── 如第一次頭痛、尿床、月事、夢遺…等,讓你感到緊張和焦慮的身體經驗,如果你的父母或長輩沒有提供給你友善、不批評的陪伴與支持,在不知如何是好的狀況下,你開始養成閉氣的習慣、下腹緊縮、骨盆關節僵硬、頭往後仰…等等,形成你個人使用身體的風格與習慣,相對的也養成了你某種的情緒行為模式。 要如何解除解除舊有情緒行為模式對你的影響,去除與過去經驗的連結? 這次的講座我們將介紹如何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行為模式,進而去除心理因素的強迫性行為,找出什麼是你的自發的感覺、想法與行動,讓你可以反過來駕馭環境對你的影響,終而活出你想要的感覺。 |
✎ 講座內容重點分享 5月的演講重點在於實際教你一個動作,因為重點在於「如何」?又因為就費登奎斯的觀點,情緒模式所指的是→肌肉的情緒的模式,所以重點會在跟你講解什麼是一個好的動作,它的特性是什麼,相對的也是在幫你澄清,什麼是不好的動作。好的動作幫助解除扭曲的情緒模式,不好的動作則相反。 以下是演講內容的大要: 【你覺得正常的姿勢其實是不正常的】 因為你長期以來都使用相同一組肌肉做相同的動作,有著相同的姿勢,長久下來於是形成固定的模式,也產生了固定的情緒模式和思維模式,所以你會發現,當你遇見問題時,或是身體感到不舒服時,自己所能想到的辦法永遠都只在一個固定的範圍中,無法跳脫原本的框架,也因此無法解決問題。 這也正是為什麼人們去找整脊師父幫助他們解決問題,雖然當下問題或狀況有獲得解決或改善,但是卻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需再去接受調整,因為你不知道你的問題出在哪裡,所以雖然整脊師父幫助你的骨骼調整到對的結構上,但是他們並沒有幫助你思考「是誰在使用你的身體?」,以及為什麼同樣的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覆發生。 【你覺得奇怪的姿勢其實反而幫助你改善你的狀況】 當你能換一個方式做動作,就代表你在探索一個新的可能性,那麼在生活中你也就能夠以另一個方式思考和感覺身邊的一切,也不會只能在特定情境中進入原本舊的情緒模式。 【什麼是好的動作?什麼是不好的動作?】 【掃描身體:在改變之前,先清楚身體狀態的原貌】 練習感覺自己身體各部位距離地板的空間有多少,是高是低,如何擺放,僅僅透過感覺身體就能釋放身體部分的緊繃。 |
【進行動作:從站立,螺旋坐下去,然後,再螺旋站起來】 這個動作的意義很特別,它讓你從站立螺旋坐下去時,是面向相對的另一個方向,然後當你螺旋站起來時,再次回到面向正前方。 Sashya 以循序漸進的方式,帶領學生深入了解什麼是好動作或是不好動作的特性→(1)(2)(3)(4)。讓學生對於動作有更深刻的體驗,以感覺自己的感受,以做出更令自己滿意的動作,於是獲得許多的改善與收穫。 (1) 輕鬆不費力/ effort 努力 (2) 沒有抗拒(感)/ 抗拒感,意志力 (3) 可逆轉/不可逆轉 (4) 沒有不自覺的憋住氣 / 不自覺的憋住氣 另外,就情緒的層面來看什麼是好的動作 良好的姿勢的一個讓你整個人看起來是平靜的,沒有過多的肌肉或是情緒張力,行動快速,但不是慌張或是匆忙,當你用你所有的力量在執行一個動作時,沒有任何寄生或是多餘的動作。 【問答時間】 Q:做這個動作的目的是什麼?我為什麼不能坐下去和站起來都面向同一個方向? A:這個問題回答了動作的另一個特性,動作的目的在於「保命」。你的身體攜帶了老祖先們自古以來演化的生存經驗,在大自然叢林中,在有著老虎、蛇和各種兇猛的動物的環境下,為了要能生存下來,他們的身體必須能在緊迫的情境下做出完美迅速的動作,以趕緊逃避危險或是面對危險。也因此,每一個動作都有所謂的正確動作,也就是符合人體結構的動作,所以這個動作的目的並不是要讓你在平常時坐下和站起來時使用的,而是幫助你能夠覺察和了解動作的特性,以及了解動作有何意義,和它在人類的演進上扮演怎麼樣的角色時,以及透過多做好的動作、符合結構的動作對於解除身體的僵化、解除情緒模式非常有幫助。 Q:平常在外工作時都沒有感覺身體有任何不適,回家後才覺得身體累覺得某些地方痠痛,為什麼身體覺知會有此不同? A:這代表著當你在工作時進入了生存模式,為工作犧牲了身體的感受,回家放鬆後才感覺身體其實是不舒適的,妳可以試著用讓身體舒服的動作來工作,就能避免回家後才發現身體其實已經累了。 Q:為什麼 Sashya 不示範給同學看? A:如果老師站在前方做動作,所有同學都會想要努力效仿而忘了感受自己的身體,讓同學自行探索身體的過程,我用口語的指引引導學生,我把我的神經系統的經驗傳達給學生的神經系統,這樣能幫助學生打斷舊有的動作模式,讓學生能夠透過的神經系統,建立新的經驗產生新的感受,透過動作,建立新的情緒肌肉模式,這是很重要的。 【2人一組分組練習旋轉坐下和站起來】 一個好的動作都是從骨盆開始進行,由骨盆帶動動作,四肢是用來幫助身體達成動作或是定位。你會發現,骨盆才是重點,只要骨盆決定了方向,用哪一隻手撐地板都沒有差別,手腳只是配合而已。另外,頭是另一個重點,當你在進行動作時,頭必需是能夠隨時靈活的看向4面8方。 【結語】 在這一次的課堂中,我們從自己的身體學習到什麼是好的動作,並藉由做符合結構的動作來解除情緒的舊模式,這用在情緒上、工作上、日常生活上,或是親密關係、溝通的時候,都能幫助自己找出輕鬆的方式來應對,甚至讓自己能夠暫停掉入舊情緒模式的慣性,感受實際的情況再做反應,如此人生便能更加自由。 |